鼎红金投 宁看烂片,也不看新片,3.2分的《731》跑赢国庆档

分享一个扎心真相——鼎红金投
在当下,除了春节档,任何档期只要是新片扎堆,就是开启菜鸡互啄模式的信号。
我是从8部新片中,猜到这届国庆档不太行的。
但没想到这么差。
国庆档第二天,8部新片,只有《志愿军》险胜《731》。

本以为8部新片能终结《731》票房,结果纷纷给《731》抬轿子。
这可是让IMDb打出3.2分的《731》。
去年同期的《749局》,在IMDb上还有3.8分呢。
宁看烂片,也不看新片,电影导演们,真应该好好反思。
我花两天时间,共看四部电影,分别是《志愿军:浴血和平》、《浪浪人生》、《三国的星空》、《刺杀小说家2》。
有时间我会写长评,今晚先简单聊聊总体感受。
《志愿军》是国庆档的老面孔了。
和前两部一样,片中的志愿军依旧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英雄主义宣传,而不是一个有复杂形象的人。
当然,这不是导演能决定的。
《浴血和平》中,我甚至感觉到陈凯歌的疲惫。
他在努力用“死得越壮烈,情感越动人”的创作逻辑呈现志愿军的付出。
请注意,我很认同志愿军的牺牲是壮烈的,黄继光用身体堵枪眼的场面,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说的是,《浴血和平》的大问题是,它太喜欢为牺牲注入道德元素。
比如,林月明代表的翻译人员,陪同我方代表与美方谈判。双方陷入僵局时,李克农给出指示“不动如山”。
然后,李克农告诉大家,林月明的丈夫叫如山,在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天牺牲了。
林月明本是虚构的人物鼎红金投,用一个成语来勾连出她逝去的爱人,这种插入略显突兀,因此会让人觉得功利。

再比如,赵安南说好拉够一百次就回家,结果死于第101次。比如,姚庆祥知道美军无视中立区不能开枪的约定,他在看到孙醒被射杀后,他依旧会遵守约定,遭到特务枪杀。
然后,我军领导用铿锵有力声音说,姚庆祥宁愿被杀,就是为了我们不落人口实,更好地谈判。
我看第一遍,还会落泪。看第二遍,我麻了。
别骂我,对于这种人物众多的大片,我需要更了解,才能写评论。
《浴血和平》的大问题就是主题先行。
牺牲本就是复杂而强烈的情感冲击,但是在呈现这些牺牲后,导演总会忍不住给这些牺牲做归纳,上价值。
然而,导演越是主动上价值,越容易给人一种把志愿军当工具人的感觉。

比如,当孙醒在中立区被射杀后,一个推镜头,让我们看到姚庆祥的脸,似乎暗示他的震惊。
他是一个始终坚信中立区不能开枪的小军官。
然而,他最后还是在中立区被杀掉。
他的纠结,他的不解,他被射杀前的状态是怎样的?影片没有呈现,似乎也不关心。
豆瓣开分7.4,我觉得虚高。

影片中戏份最多的李晓和林月明,两人只有工作往来,没有私人情分。
两人缺少化学反应,无法解释李晓为何不去找失踪的爹。
你哪怕让观众感受到林月明变成李晓的精神母亲呢?
三部《志愿军》都要以李晓一家切入,第三部没有给李晓放弃找爹而做翻译做好解释,可惜。
《浴血和平》的票房很难超越前两部了。
尽管我不认为《志愿军》是优秀作品,但它从技术层面到剧本质量,都强势碾压《731》。
现在《志愿军》竟然只能险胜《731》,我不理解,我大受震撼。
《浪浪人生》是我观感最差的国庆档电影了鼎红金投。
整部电影都在贩卖相亲相爱一家人,然而,影片又在不断堆砌悲剧。我们无法看到患难见真情,因为它解决悲剧的手段非常悬浮。五口之家的群像并没有建立起来。
范丞丞的演技极差,黄渤扮演的父亲形象黄荣发也不动人。
整部影片都在说,黄荣发是一位虽然我债台高筑不着调拖累家人一身病但我依旧是个让人敬仰的好爹啊。

如果现实中有人摊上这样一个爹\\老公,这辈子恐怕都难翻身。
黄荣发在海边开加油站赔钱,身体恢复后,又决定扩大规模。
然后,全家竟然都支持他!
创业是先有业务再创业,而不是像黄荣发那样,先创业再找业务。
此外,黄荣发的子女也很可疑,
营业执照上有具体日期,2002年。已知,黄荣发28岁,阿珍45岁,狗达17岁,黄珍珍23岁。
那么,黄荣发在80年代,是如何做到生二胎的?
刘雪华的造型亮眼,但把她删掉对剧情没有任何影响。

殷桃演技不错,但一到医院下眼睑的肌肉就狂跳,这也让人觉得迷惑。
你是担惊受怕,但也不能一直跳啊。
阿珍是一个坚强的女子,不断为丈夫的任性买单,丈夫生病只是另一个考验而已。
在扩大规模后,看到加油站叫“珍发加油站”,自己名字在黄荣发,她感动得落泪。
这种哄小女生的手段,对一个饱受磨难的中年女人依旧奏效。
嗯,可真行!
对我来说,影片最亮眼的处理是拍布阵的场面。
绝大多数战争场面,跟古惑仔打群架似的,嗷嗷两声就向前冲。
能拍布阵的影视剧很少,就我的观影中,就有《指环王:双塔奇兵》,《天朝王国》,吴宇森版《赤壁》(对,就是被网友笑话的八卦阵),老版《三国演义》。
如果你也去看《三国的星空》,不妨注意一下影片的战争场面。

尽管《三国的星空》都快把袁绍和曹操拍成CP了,我还是觉得易中天的胆子不够大。
袁绍的心结是,他一直不明白,童年时曹操喊的“贼在这里”,是救他还是害他。
恕我直言,这完全是一个很弱智的问题。
因为这一声,确实帮袁绍解围。
论迹不论心,有枭雄气质的袁绍都不应该在这件事儿上耿耿于怀。
但凡易中天胆子更大,他就应该把童年时期的曹操袁绍写成兄弟情深,其利断金。
只是后来因为认知不同,兄弟反目成仇,这样的悲剧色彩更浓烈,情感冲击力会更强。

而在片中,袁绍本就不信任曹操,两人打仗,这种冲击力终究还是比好兄弟撕逼的情感张力弱太多了。
对了,这部影片的主控方是路金波的果麦,光线只能算是第二投资方。
讲真,看到这一部,我的观影状态并不算好。
我也算不上《刺杀小说家》的粉丝,也不太能进入影片的叙事。片中有一段,关宁的火锅店生意黯淡,很需要钱。
我就想,就关宁那种有特异功能式的投掷技能,你去开直播,当网红,也比开火锅店来钱快吧。
当然啦,《刺杀小说家》本质上就是一部卖脑洞和画面的电影,不适合用现实的眼光去看它。

影片结尾处,小说中的人物穿越到现实生活,将这种脑洞大开的癫劲儿推向高潮。
尽管年到四十,路阳依旧是个中二气质的热血少年吧。
如果《刺杀小说家2》能赚到钱,我毫不怀疑路阳会拍第三部。
最后,我很遗憾,因为时间原因没有看争议巨大的《风林火山》。
我附近的影院,排深夜场,简直就是恐怖片待遇。
而我又不太会为了一部电影熬夜。
有机会再看吧。
益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